近期,我国著名流行病学专家李立明教授团队与牛津大学合作的中国人群健康风险研究项目进展结果连续在柳叶刀、英国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三大国际顶尖医学杂志发表,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李立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亚太公共卫生科学理事会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
核心提示:“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你”这句话流传甚广。但具体吃水果有啥好处,吃多少,没人说得清。这次研究结果证实:如果每天吃2两新鲜水果,可以让心血管病的死亡风险降低三分之一。
1个苹果的重量大概是200克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天吃半个苹果或者相当重量的水果,就可降低约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这项研究所揭示的水果摄入与心血管病风险的关联程度,比以前针对西方人群的同类研究成果更确切,就是说,我们吃水果降低心血管病的风险要比西方人更明显。
研究显示,目前中国有2/3的男性青年抽烟,而且很多在20岁之前就开始吸烟。队列把该数据和1991年22万全国男性队列进行了比较,发现在这两个间隔15年的队列中,男性因吸烟导致死亡的比率增加了近一倍,其死于慢阻肺、肺癌、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以往的研究认为,辣椒和它们的生物活性成分——辣椒素,具有有益作用,包括抗肥胖、抗氧化、抗发炎和抗癌特性,但对吃辣和死亡风险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却少有提及。
健康时报记者:这三项均是公众耳熟能详且认知度较高的健康提醒,为何还要做大规模的样本研究?李立明:这个研究的目的一是建中国的人群队列,开展慢病的病因学研究;二是收集生物标本,建中国的生物标本库。
病因研究一定是先因后果的。比如,我们需要证实,如果有吸烟这样一个健康风险习惯,最后会不会真的产生肺癌这个危害,需要拿出科学证据来证实。因此,先观察谁吸了烟,然后跟踪最后得不得肺癌。过去的一些研究包括临床指南、预防指南基本上都是基于白人体质的研究结果。这个项目解决中国人自己的慢性病病因,为日后慢病指南的撰写提供预防、干预的科学证据。2004年我们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协议建立了覆盖全国10省(城乡各取5个)、参与人数超51万的研究队列,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做基线调查,如今获得一些证据。就目前来讲,这个研究在国际上是处于领先位置的,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李立明:不同规模的队列能研究的疾病是不同的,比如20万人的队列研究针对的是白内障、高血压这类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50万人就可以研究一些发病频率比较低的,比如说心肌梗塞、糖尿病、肿瘤这类疾病。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对这个队列随访了12年,拿到470万人年的分母队列。
健康时报记者:此次项目在中国10个省的10个地区开展,项目点的选择和受访人群限定方面,是否对研究有影响?
李立明:做慢病健康风险的研究,选的都是当地比较有特色的病,像江苏和河南,消化系统肿瘤就比较高发。湖南是汉族人里血压最高的,因为他们口重,又咸又辣。因此,除共性外,一定会有他们自己的地域特征。
我们综合考虑了城市和农村的比例、各类慢性病发病率和主要死因登记报告制度完整性等因素,最终确定了山东青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海南海口市美兰区、江苏省苏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四川省彭州市、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河南省辉县、浙江省桐乡市、湖南省浏阳市在内的十个地区。在人群选择上,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城市居委会和农村自然村为单位,对选定社区内符合入选标准的35到74岁成年人进行一次全面的基线千。这个人数中,男性占41%、女性占59%,农村60%、城市40%,平均入选的年龄是52岁。而这个年龄段正是中青壮年人群,也恰是慢病开始出现的时间。所以这个年龄段的选择是最好的。
李立明:现在我们已经随访12年了,12年中他们的生活完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该怎么生活怎么生活。
第一是做生活习惯的问卷调查,二是要监测死亡率,死亡后还要查致死疾病、原因;也要对慢病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糖尿病四大类,我们每年都会将这些慢病发病的临床诊断通过和国内最好的医生核实,确认疾病的类型和诊断方法是否正确,譬如请北京天坛医院专家团队负责脑血管病诊断,北京协和医院专家负责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通过最顶尖技术团队核实诊断,获取最准确的结果,以得到国际认可。另外,我们还实现了对受访对象医保情况的监测,帮当地的政府分析当地的疾病谱和医疗费用,为今后其他慢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证据。
健康时报记者:这次研究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监测同时收集受访者的生物样本,为何做此计划?据了解,全球流行病学研究都较少建立生物样本库。
李立明:收集生物标本建中国的生物标本库,非常有必要。一是样本的量足够丰富,二来我们有这些调查对象从未发病到发病的长达十几二十年整个随访过程和生物样本依据,这对未来科研是一笔巨大的基础素材。等到未来科学技术发展了,有一些新的指标会出现,我们再将部分血清标本拿出来做比对、分析,形成新的数据结果。此外,这些血清标本全部慎重保存,实行电子化监控。24小时分装率能达到97%,平均分装时间小于10个小时。
健康时报记者:问卷中与慢性病风险的相关问题是出于怎样考量设计,此外,电子问卷录入似乎与以往的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有很大差异。
李立明:在设计之初,我们就考虑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针对中国人特色的饮食及行为方式设置了问卷内容,比如烟草使用情况、饮酒、饮茶、膳食和膳食的补充剂,或者其他复合维生素或者鱼油等;还有室内污染、体育锻炼、睡眠和心理、疾病史、家族史和女性生育史。此外,我们还用到一些体检的方法,包括一些慢病常规检查,比如一氧化碳、肺功能、慢阻肺的研究、血压的测量、血脂全套等。同时,项目组聘请了牛津大学搞IT的专业人士,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电子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录入保存。 当中设了很多逻辑检测,确保数据科学、完整。
健康时报记者:此次研究成果陆续刊发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上并引发高度关注,您如何看待此次研究的价值?
李立明:刊发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关于辣食摄入与死亡风险的研究被引用率非常高,文章还被评为全球最有影响的100篇文章中的第26位,这在中国学术圈里很少有。
这些研究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建中国人的人群队列,解决中国人自己的病因,为日后慢病指南的撰写提供预防、干预的科学证据。我们用十几年的时间来抚育这个项目。它从暴露因素到发病需要一个纵向的过程,随访的时间越长,价值越高,证据越可靠,才越有可能被国际上接受,而后才能真正形成让老百姓受用的科学依据。健康时报记者:以往我们对一些健康习惯有所了解,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且,没有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水果,吃多少才能预防慢性病?而此次研究给出了明确的具体数据。未来随着这项研究的继续深入,这些数据对健康习惯的指导是否更加具体?
李立明:没错。庞大的队列、漫长的随访时间得出来的数据,应该讲是人群中真实的东西。这些数据为我们日后深入科研提供了很好的线索。
比如水果,如今已知是一天吃二两可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百分之三十。那么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就是,什么样的水果,累积吃多少,对哪些疾病有保护作用,怎样的吃法能预防心脏病或者脑血管病?哪些水果对糖尿病是无害的?哪些是有害的?这些问题都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细化。
当前研究的这些结果,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向,我们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深入去做,做完了再拿出证据形成国家防治措施,或制定科学膳食指南,在全国推广。
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找点乐子同时还能赚点小钱呢?没错,今天就要来聊聊这个话题——娱乐坊投资。想象你可以在享受电影、游戏、音乐的同时,还能从中获得收益,是不是听起来就有点心动呢?那就让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4月22日,比亚迪公告称,为活跃报答投资者,与投资者共享公司运营效果,公司拟添加股票股利方法进行利润分配,并以部分本钱公积金转增股本,将2024年度利润分配计划调整为“向整体股东每1...
8月10日晚,2024年我国(郑州)黄河文明月发动典礼暨2024我国音乐小金钟——首届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开幕式音乐会在郑州大剧院拉开帷幕。我国音乐金钟奖获奖者和评委吕继宏、戴玉强、王丽达、李秀英、陈滢...
「本文来历:新民周刊」霍启刚表明,上一年香港面对疫情和“黑暴”,还有揽抄派的不合法初选,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参选时更多是抱着保护香港中心价值、对立“黑暴”的心态。文 | 晨 沐香港特区立法会换届推举...
你知道吗?在我国戏曲界,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就像一条游龙,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这就是黄梅戏中的经典剧目——《游龙戏凤》。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戏曲世界,感受一下黄梅戏的独特韵味吧!一...
《魔卡少女樱回忆钥匙卡牌攻略》剧情简介:2016年5月邓邓怀孕了她和公婆的关系也有了一些缓和但是孩子出生后公婆由于有自己的饭馆要经营也没空帮她带孩子最合理最正常的状态是...